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走进文院
热门文章
文学院举办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出版家学术讲谈会
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30日
点击量:

文学院举办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出版家学术讲谈会

12月27日晚8时,由文学院、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及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出版家学术讲谈会在国际交流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代校长陈光巨教授,文学院院长张铭远教授、诗人傅天虹教授、陈藩庚教授、副院长郭海军副教授以及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讲谈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讲谈会由文学院院长张铭远教授主持。小说家、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文学评论家、《文艺报》总编阎晶明,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当代》杂志主编潘凯雄,文学评论家、《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诗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研究部主任、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杨克和张铭远教授等六人,围绕“学文学从读经典开始”、“网络时代下的文学创作与出版”两个专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与研讨。

讲谈会开始前,五位嘉宾被聘为文学院客座教授和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陈光巨代校长为客座教授、特约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文艺报》总编阎晶明就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以及如何读经典,为现场师生作了颇具启发性的演讲。他以自己对鲁迅小说等的研究为例,说明只有反复阅读,才能发现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某种创作模式、风格与规律,从而提高自己对作品、对人生的深切理解。

随后,张铭远院长和五位嘉宾以“网络时代下的文学创作与出版”为题展开现场讨论。专家们围绕“新媒体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经典不重要”、“经典是否有永久存在的价值”、“中国文学经典如何走向世界”等问题各抒己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当代》主编潘凯雄认为,大部分的网络阅读都是随机的、片段的,而这样的阅读相对应的必定是以娱乐、实用为目的,因此,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构成了互补关系而不是颠倒关系,传统文学的生命力依然强健。

《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则通过分析网络文学出现的原因及存在的现象,指出网络文学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不会取代经典作品的地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诗人杨克针对网络语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经典文学是真正的语言艺术,地位无可动摇。

《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经典文学走向世界离不开现代网络技术。网络化催生和刺激了泡沫文化,经典文学则为网络文学提供了思想内容的支撑,所以网络文学与经典文学能相互依托、共同发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学负有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除了要继承优秀文化,还要肩负起传播优秀文化的使命。”最后,张铭远院长对本次学术讲谈会作了总结。在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师生们由衷的热烈掌声中,讲谈会结束。

文学院记者团/文黄秀梅 贾延 王文燕 图/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