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走进文院
热门文章
我院举办国际著名学者叶维廉教授学术讲谈会
发布时间:
2011年11月11日
点击量:

我院举办国际著名学者叶维廉教授学术讲谈会

作为诗人,他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作为学者,他取得的成就更加显赫,他被誉为“比较诗学领域的翘楚”。他就是美国加州大学“卓越教授”,台湾现代著名诗人、诗学批评家、散文家,国际著名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中国道家美学的当代诠释者与极力践行者——叶维廉教授。

11月10日晚7时30分,叶维廉教授学术讲谈会在我校国际交流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叶教授围绕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历史,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创作观。他带领大家穿梭在他的文学旅途中,一边发现,一边感悟。次日,他将寻根珠海,圆六十余年回乡之梦。

讲谈会由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珠海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出席讲座的嘉宾有: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魔”的洛夫先生,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北塔研究员,香港诗人路羽女士,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的清女士、诗人卢卫平、小说家曾维浩、诗人周野、诗人唐不遇、诗人唐晓虹女士等,文学院副院长郭海军副教授、院长助理邱月博士、华文所傅天虹教授、陈藩庚教授,文学院部分教师及我院11级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同学。讲谈会由陈藩庚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郭海军副院长宣读张明远院长的欢迎词。张院长因公务在外不能参加本次讲谈会,通过书面致辞表达了对叶维廉、洛夫两位先生的敬意,并希望在珠海分校校庆十周年、文学院建院十周年之际,能与叶维廉教授在未来的日子里携起手来,为实现“中文国际化”的办学目标而同行。

随后,叶维廉教授结合五六十年代台湾的政治文化环境,通过商禽、洛夫等人的现代诗歌创作,讲述了他的诗歌创作观念。“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叶维廉教授对商禽诗歌的评价。“那时候,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我们坚强地从语言里冲出来,为台湾现代诗奠定基调。”叶教授深情地回想着年轻时的诗歌创作环境和梦想,语言和表情间流露出了兴奋和喜悦,并表现了深深的故土情怀。“我们要了解一座山,不是远看,而是要走到山里去,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局部到整体,细心全面弟去观察,这样你才能说‘我懂山了’。”叶维廉教授通过这样一个比喻,告诫同学们对诗歌和文学的学习要深入、全面,善于探究,勇于创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叶维廉教授演讲

叶教授讲到对日出的描写,以王维《鸟鸣涧》为例子,并以自己的诗与其进行比较,分别用普通话和粤话进行了深情朗读,全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响起。

叶教授还特别强调“我是珠海人”。因为本次回乡之旅,是他六十余年的第一次。他的故居和至亲,都在珠海市香洲区的吉大村。

叶教授的精彩演讲之后,开始了互动性质的讲谈。现场师生都积极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翻译及写作的理解和认识,并向叶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叶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且强调诗歌翻译需要把握诗歌的脉搏,从而带出诗歌的生命。

接着,张明远院长的老朋友、华文所名誉所长、已是第二次来我校的华语诗坛泰斗洛夫先生,也就叶教授的演讲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自八十年代以来,我渐渐地‘抛弃’过去的自己,重塑新的自我。诗歌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它需要读者,让读者发挥想象空间,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境。”洛夫先生还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他的诗歌作品《因为风的缘故》、《诗的葬礼》、《苍蝇》以及《杀鱼》。全场气氛活跃,师生们都为洛夫先生的诗歌朗诵而陶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洛夫先生在朗诵

讲谈会的最后,傅天虹教授对演讲和座谈两个环节进行了总结,期待着叶教授能再来我校,给学子们带了新的启迪。“这是一场充满亲情、友情、诗情的讲谈会,希望这种情谊继续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嘉宾合影

文学院记者团:周碧倩 甘健怡 图:李达江 张兴仲

珠海特区报相关报道:http://info.zhuhai.gd.cn/News/20111113/634567796460311778_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