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走进文院
热门文章
厚积薄发,彰显实力 文学院举行毕业生就业成功经验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07年01月22日
点击量:

日前,在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举行的教师招聘会上,文学院语文教育方向毕业生张晓娟、洪斯斯、刘蔚等三位同学凭借自己的实力在近千名应聘者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被香洲区教育局录用。在7名被录用人员当中,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的同学就占了3名,文学院的师生听到这一消息倍受振奋和鼓舞,1月19日下午,学院召开就业座谈会,三名同学和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就业经历与经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赵国宏副处长也应邀参加了座谈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座谈会上,三名同学谈吐大方,坐态端庄,将面试的经历娓娓道来。张晓娟说学院在大四的时候给他们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非常实用,从面试的着装、礼节到求职信的书写与投递,老师都做了专门的讲解,所以在这次教师招聘中,显示出了文学院同学的整体风貌。

讲到这里,张晓娟同学饱含着眼泪站起来向在座的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学院四年来对他们的培养。她回忆起曾经跟随傅爱兰教授和张明远教授去香港,为香港的小学教师培训高效汉语拼音,曾经去唐家中学实习,学院给予他们的每一次机会都为现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张晓娟还提到,在面试的时候,考官让她跳一段舞蹈,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她边唱边跳,赢得了在场老师的掌声,这些能力都是平时在学校不断积淀和培养的。这次面试教育局的时候,她忘记带三方协议书,学院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大清早还没到上班时间就赶回学校帮她处理,让她及时地带全了所有材料参加面试。说到这里,张晓娟第二次站起来向学院老师表示感谢。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被感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位同学都是广东人,但是她们的普通话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洪斯斯觉得普通话是很重要的,她平时经常和普通话好的同伴在一起锻炼自己。同时也建议其他同学也这样提高。刘蔚说在面试时,考官问了她几个理论知识问题,她回答得令人满意,证明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很重要。

听完三位同学的讲述,张明远院长欣慰地说:“你们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了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正确的,你们的努力也印证了学院的努力,让我们对文学院的发展更有信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张院长讲,学院将继续推行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知识、能力、技能并举,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导向。文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到社会上能马上用,更要看五年十年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人才培养的特殊之处,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技工,具有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重点。”

赵国宏副处长认为,现在社会各行业用人不是装点门面,我们的学校虽然不是北大、清华那样的重点大学,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培养方式,有自己的实力,有自己的特色,同学们用实力证实了这一点。文学院这次座谈会为有志进入教育事业的同学提供了榜样和经验。他还建议学院在开学的时候请三名同学和大二、大三的同学进行经验交流。

文学院王跃、郭海军副院长也讲了话。三位同学的班主任刘慧珍老师一直微笑着,她说:“接到她们被录取的电话,我高兴地跳起来。三位同学的脱颖而出证明张院长的方法是对的,让我们以后的工作更有信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为了让更多同学了解成功就业的经验和体会,这次座谈会使用了DV拍摄,会将视频挂在学院网站上。

文学院记者团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