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赴京研讨交流
4月12日至15日,文学院张明远院长率领谢纪锋副院长、郭海军副院长、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甘春研和团委书记张莉老师一行赴京与北京部分高校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为期4天的交流访问。这是我院承担学校科研基金特别重点项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来,继赴香港教育学院交流访问后的又一次重大交流活动。课题组成员傅爱兰副校长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交流,并作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傅爱兰副校长带领文学院老师参观北师大图书馆

在北师大图书馆参观书法展
此次交流活动主要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素质与管理等方面,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及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城市学院等学校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与北京城市学院交流合影

傅爱兰副校长向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赠送纪念品
这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比如北京城市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他们在思路上与传统人才培养不同的是,从培养目标入手,先从专业设置上考察社会人才需求,然后设置专业课程。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分为素质课堂、活动层面和社会实践三个层次,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北京语言大学的外汉语专业1981年设立,是全国最早的对外汉语专业,近年来也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的能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行的选课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也实行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并将其作为奖学金和推优入党的参考条件,效果也很好。首师大将学院分团委和学生会实行规范管理,统一换届,一起召开例会,共同承担学院各项活动,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借鉴。

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交流合影
在交流中,我院也介绍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并得到了高度认同。大家一致认为在当今这样一个全面学习、全人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大力创新,要以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北师大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方洪珊老师认为这一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今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所以她提出今后本部和分校要在这方面多多交流,共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鸿韬老师在认真研读了我们的《综合素质测评与学生管理手册》之后,认为这本手册的含金量很大,详细介绍了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方法、教学事务的相关流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对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来说是相当必要的;而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程娟教授、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张博教授,十分赞赏我院对外汉语方向的专题研习工作坊,她们认为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专业能力。

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交流合影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创新方案的研究、实施与推广更坚定了信心,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在教育部一、二号文件精神指导下,争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以期早日完成此项课题,为我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交流座谈

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交流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