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珠港两地大学生朗诵交流会
为迎接香港回归十周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共青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委员会和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共同主办的“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珠港两地大学生朗诵交流会”于6月9日晚7点在国际交流中心三楼会议厅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九所香港高校的近50名师生,还有来自北师大珠海分校、北理工珠海学院、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珠海高校的近300名师生。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北师大珠海分校党委书记呼中陶、珠海市大学园区工作委员会主任钟国胜、团市委书记庄晓东、香港大专朗诵社社长蒋治中老师、香港城市大学的全玉莉老师,校团委书记张治国、校团委副书记刘洋、珠海市音乐活动家叶慧深先生等,文学院出席的有文学院院长张明远老师、文学院兼职教授珠海电视台副台长殷亚敏老师、文学院副院长谢纪锋老师、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郭海军老师、陈藩庚老师,以及普通话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青年教师们。
文学院张明远院长首先以一首新作的诗为朗诵会开幕词:
谁说香港回归了才十年
其实她从来都没有离开
三十年前当母亲打开房门
看到女儿一直就守在门外
二十载开放十年归
女捧孝心母送爱
东方之珠挂在祖国的项下
放射出五千年夺目的光彩
接着,呼中陶书记代表珠海分校致欢迎词。呼书记在欢迎词中对珠港两地同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指出,香港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寄托在两地青年一代的身上,希望两地大学生多多交流,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努力。呼书记最后以几句精彩的朗诵结尾,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香港浸会大学蒋治中老师在致词中表示,能够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与北师大珠海分校及珠海高校师生交流感到十分高兴,并邀请文学院师生在11月回访香港,在香港高校的舞台上,同样以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为主题,再次同台演出。蒋治中老师、全玉莉老师与文学院、校团委互赠了礼物,传达出了两岸师生共庆回归的浓浓情意。
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全体学生的一首《朗诵之歌》拉开了整场朗诵会的序幕。随后香港师生及我校文学院同学们相继登台,《黄河之水天上来》、《母亲的羽衣》、《老人与海》、《再别康桥》、《幸福专卖店》、《将进酒》……老师和同学们对一篇篇精彩的诗歌、散文、话剧的朗诵,给观众们带来精美的艺术享受。最后文学院朗诵社以一首歌颂母校的诗朗诵《风鸣木铎》和香港师生们的一首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引起了全场的共鸣,把整个晚会推向了高潮。
香港城市大学的全玉莉老师在随后接受记者的采访中,高度赞扬了文学院学生自主自导的创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学修养,说这是值得香港的同学们学习的。同时她也谈了在香港大力推广普通话,广泛推广朗诵艺术的重要性。全老师肯定地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要推广普通话,我们正是以此为宗旨,多年致力于普通话朗诵事业,以便让更多的香港人热爱祖国的文化。”
朗诵会结束后,双方师生余兴未尽,带着演出成功的喜悦移步到会同坊,边共进夜宵边交流感想。通过交流,两地师生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都希望以后要经常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时近午夜,已成为新朋友的两地同学们还相互依依不舍。

文学院张明远院长致开幕词

呼中陶书记致欢迎词

香港浸会大学蒋治中老师接受张院长赠送的礼物

香港城市大学全玉莉老师接受校团委张治国书记赠送的礼物

殷亚敏老师在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老师们带来的《对衰老的回答》

文学院同学表演的散文朗诵《母亲的羽衣》

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社长蒋治中老师在朗诵《老人与海》

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师生们表演的《故乡》

文学院朗诵社同学表演的《长城之歌》

文学院橄榄枝朗诵社带来歌颂母校的《凤鸣木铎》

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全体师生表演的《我是中国人》

参加晚会的领导和嘉宾同演员们一起合影留念
文学院记者团 文:王新伍、彭佳琪、李鸿雁、冯佳、张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