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走进文院
热门文章
文学院辩论队荣获第五届励耘杯辩论赛冠军
发布时间:
2008年04月30日
点击量:

文学院辩论队荣获第五届励耘杯辩论赛冠军

4月29日晚7点,北师大珠海分校第五届励耘杯辩论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模拟法庭(丽泽楼A102)精彩上演。最终,文学院的辩论队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在场的评委,勇夺冠军!同时,文学院还获得此次大赛的优秀组织奖,团委书记李丛老师获得优秀领队奖,文学院戴金晔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奖,司润博同学获得优秀教练奖。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精彩角逐,文学院辩论代表队过五关斩六将,从全校十九个院系的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作为正方进入最为激烈的决赛,与反方艺术与传播学院进行最终的较量。比赛双方围绕“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的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我方的观点是“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我方一辩周楠同学在第一环节中非常准确而有层次地提出我方的开篇立论,分别从人才的塑造角度,企业用人的角度和企业用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论证了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立场鲜明地表达了我方的立场。

自由辩论环节是比赛的高潮部分,双方引经据典,同时又联系实际地证明自己的观点,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攻击对方的漏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交锋激烈,精彩场面频出,让人紧张地几乎窒息。双方围绕辩题中的“先”字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我方认为“先”应当是“优先”,而反方则认为“先”是指时间的先后问题。接着,我方二辩韩磊同学提出“德之不易,才之可塑”的观点,认为“才”是可以通过短期培训获得的,但道德水平却不容易在短期内提升。反方也就我方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认为“才”是显性的,而“德”是隐性的,企业在考察员工的“德”时,难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几个环节下来,双方选手气势相当,难解难分。

在最后的总结陈词中,文学院陈兴宇同学沉着稳定,用精简概括的语言,有逻辑、有针对性再次重申本方观点,有力地回击反方的观点,这个精彩的总结陈辞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喝彩。经过紧张激烈的较量,文学院最终以4:3的比分赢得了在场评委的认可,有惊无险地登上了冠军宝座。

点评嘉宾郭齐家老师说道:“这场辩论赛太精彩了,是高水平的辩论。我们学校的辩论水平随着学校的发展也一同成长。本场辩论赛的优点在于:第一,双方概念清晰,知识丰富;第二,辩论的水平高,巧用语言技巧;第三,团队精神非常强,台风好,双方既是对手又是伙伴。不足之处在于,双方都没有将德与才放在一个综合的角度论证,并且对当前企业现状了解过少,没有运用典型的案例。”

杨国昌副校长也出席本次辩论赛并致辞,他认为辩论赛有利于交流思想,训练口才,探求真理,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共同建立校园辩论文化。

场上的比赛是紧张精彩的,场下观众的较量更是激烈有余。模拟法庭内挤满了两院的啦啦队,许多同学是站在场边看完了整场比赛。文学院的同学们挥动着鲜红的院旗,密切注视着场上的一举一动。在主持人宣布最终结果后,所有在场的文院人都沸腾了,“中文中文,振我国魂”的口号响彻整个会场,这是发自肺腑的呐喊,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许多同学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最佳辩手奖获得者戴金晔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比赛双方选手实力相当,想赢得比赛有一定的难度,比赛之前他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于自己在本届励耘杯辩论赛上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戴金晔同学则谦虚地说:“不是自己出色,而是队友们配合得好,是所有文学院同学的加油给了我们力量。”

赛后,记者采访了文学院辩论队领队李丛老师,他激动地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学院辩论队能够获得本场辩论赛的冠军,这首先得益于文学院同学良好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这个冠军我们当之无愧;其次,在比赛的过程中文学院的观众用激昂的加油呐喊为获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文院人向心力的体现;最后,很感谢辩论队的同学为所有文院人带来的荣誉和快乐,希望大家越来越团结,越来越爱我们的这个大家庭。

今夜,我们可以忘情地欢呼;今夜,我们可以肆意地自豪;今夜,文学院无人入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记者:郑丽娟 余逸丹

图: 张伟宁 叶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