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情系美平
文学院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老师,我舍不得你们!”“老师,帮我签个名!”“老师,以后要常来看我们哦!”在珠海平沙镇美平小学校门口,支教老师与孩子们相互道别,难忘与不舍发自心中。2010年4月16日,由文学院团委主办,文学院职业发展协会、学生会协办的“三尺讲台情系美平”爱心支教活动完美地落下了帷幕,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支教的老师们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着爱心接力棒。

爱心接力第一棒:09级新生成支教主力,上演别开生面的教学课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09级对外汉语一班的张炜笑同学唱着一首《蓝精灵》,把四年级的37个小同学带进了她的地理课上。美平小学没有地理课,所以小孩子们不懂何谓地理,上地理课又有什么作用?张同学把之前准备好的照片还有打印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用直观图像让小朋友们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她把世界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了小朋友看,也把地球目前的各种问题讲给小朋友听,比如地震、干旱、冰川融化等现象会带来的危害等。以此警醒小同学们“不做环境小难民,要做环保小公民”,要爱护环境。

“老师,你看我做得像不像啊?老师,他做得真搞笑……”二年级一班传来阵阵的欢声笑语,来自09级汉语言文学的陈明明正给孩子们上手工制作课。这边剪剪那边修修,将几张彩色的纸贴在一起,一个可爱的面具就成形了。在陈同学的指导下,孩子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面具就新鲜出炉了。“设置这样的手工制作课程,旨在要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希望他们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陈同学说道。

“参加这次活动的19名志愿者教师中,有3名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其他均为文学院的同学,其中大一新生就占了8名。”活动负责人康佳丽说,“今年参加报名的大一新生特别积极。”
爱心接力第二棒:特别二人组,“只因我们像齿轮一样默契”
五年级二班传来阵阵动听的音乐声,原来是08级的李冰莹正在用葫芦丝和巴乌吹奏名曲,教室里的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李同学利用图片给孩子们介绍中国的古典乐器,并简单地解释了各种乐器的不同之处。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在小小的天留过的泪和汗/在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二十分钟后,来自09级的胡兮接替郑同学的乐器课转而教声乐课。胡同学从发音开始入手,等到孩子们都领悟到如何正确发音时,就立刻教孩子们《水调歌头》和《蜗牛》,孩子们的积极性都特别地高。
“上午我和胡兮都是各自上了一节课,发现效果不如预计的好,后来我们商量把我们的课合在了一起,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互动也不错。”郑洁莹说道。

来自外国语学院的苏疑和从梦露均为大一新生,她们将作为一个组合同登讲台,教五六年级英语。她们说:“真的很谢谢文学院,举办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体验到一种不同的生活。”
爱心接力第三棒:爱心使者,“我把温暖送到你心里”
爱心使者是这次支教活动的一个新亮点。爱心使者,顾名思义是把爱心和温暖送到孩子们家里去的“使者”。要秉着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的“三心”原则,和各自帮扶的小对象建立长期友好关系。
来自09级汉语言文学的胡文洋是这次活动的四位爱心使者之一,她说:“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支教活动,感到非常有意义,而且这跟自己的专业很有关系,既可以帮助小朋友还可以积累经验。”
“我就想帮助孩子们,虽然不能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改变,但是我想走近他们的心里,给他们带来温暖。”09级对外汉语的林蓓意味深长地说到,“直到跟着他们回家,看到了他们家的样子,那种昏暗狭窄又潮湿的环境,我的心彻底触动了。我觉得帮助不再是托辞,而是一份责任。”

爱心接力第四棒:快乐大联欢,支教结友谊
“铃铃铃……”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纷纷抬着凳子向操场走去,这里将举行一场联欢活动。美平小学的学生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表演,无论是孔雀舞还是小品都让支教的同学们大为叫好。而大学生们也不甘示弱,连续上演的口琴秀、魔术秀也让小朋友们看得目瞪口呆。节目的最后,美平小学的校长向文学院团委的支教团队赠送了“支教结友谊,携手育英才”的锦旗。

“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你们团委也来美平支教,受到了老师学生的好评。这次的教学内容比上次更丰富了,像新开增的地理课、柔道课。你们的到来为学校增添了生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孩子们也很喜欢大学生老师。”美平小学的校长说到,“美平小学硬件软件都很缺乏,我希望以后能与你们文学院团委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多来教我们的孩子们。”










文学院记者团:文/陈宇倩 邓秋雁 陈美池
图/金朗 李达江 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