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晚7点,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老师为我校学子带来题为“我的文学之路”的讲座。
毕业于中文系的苏童老师,文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对于阅读、写作、先锋小说,他一点一点地给同学们讲授了他专属的“文学之路”。苏童老师的文学之路,是阅读之路,是写作之路,更是寻根之路。
童年时期的苏童老师从阅读的经历中找到了文学的萌芽。“家家户户都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镜子,主席像,还有几本书,无非是《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这类的书籍”,苏童老师对当时的阅读情况这样描述道。但是突然有一天,苏童老师发现了他父亲压在床下面的一本繁体字、竖排版的《三国演义》,这对于年幼的苏童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片新大陆。更为幸运的是,苏童老师的姐姐有一个文学“小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人会经常传阅各种各样的书籍,甚至还有当时文学爱好者们保存下来的“禁书”。在压抑的阅读环境下,这些书籍成了苏童老师当时释放自己的窗口,同时这也点燃了苏童老师对于写作的狂热。
中学时期,伤痕文学盛行,苏童老师也开始渐渐地尝试着进行文学创作。苏童老师花了两天,自己尝试着写了一万字的模仿伤痕文学的小说,并把它投稿给《苏州日报》。但一两个月之后,这被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了。可是这并不影响苏童老师的创作热情,他依然在政治课上坚持创作诗歌。他说道:“那时候一说要写诗,我就想到了我家后面的那条河,河面上乘船捞砖的母女,写那河上烟雨蒙蒙的情景。”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苏童老师显得有些兴奋,他表示,北师大是一个阅读和写作的圣地。“我面对着北京那堪比西藏的蓝天,我文学青年的本质就在这片天地间释放了。我翘了很多课,但是我都泡在图书馆里,阅读那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书。”同时,在北师大的校园里,苏童老师的每一位同学都在写作,氛围非常浓厚,他们不断地创作,不断地传阅彼此的作品,有的人甚至因为写不出好的诗歌而抓耳挠腮。说到这里,苏童老师还和同学们分享了一首他同学的诗,“产房在太平间的天花板下——《生命》”,由于觉得同学写的诗水平比自己高,于是他转行写了小说。但这时苏童老师的文学道路并不那么顺利,他不断地投稿,也不断地收到厚厚的退稿信。他打趣道,因为自己被退稿最多,面子上过不去。所以他自己主动要求保管信箱钥匙,避免尴尬。苏童老师还幽默地称自己是用小聪明,引起了《新兴诗刊》对自己的注意,才终于收到了薄薄的录用信签。此后,“苏童”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的目录广告上。
离开学校以后,苏童老师觉得无论自己怎么铺垫,都没有回应。与他熟识的青年作家讲到:“你虽然发表了很多作品,也有不错的写作技巧,但是读完你写的东西之后,觉得这些东西都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不是你自己的东西。”这段评价对苏童老师启发很大,所以他决定不再去模仿,开始写与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有关的东西,写发生在自己的家乡的,和自己朦朦胧胧的初恋有关的小说。虽然很青涩,但是很珍视。很多人都以为《妻妾成群》是苏童老师写作的开始,但在他看来,这是从一个四千字的短篇小说开始的。
从刚开始的没人赏识到1987年以后写作生涯的顺利,苏童老师认为这又是文学之路上的一个新起点。《妻妾成群》让苏童老师由小众的作家群走向了大众的视野,但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新挑战,“写作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搞革命,是对别人的破坏,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次革命”。他不希望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于是苏童老师就接着弄了很多写作实验,成为了众人口中的所说的“先锋”派。
没有无缘无故的创作,每一个创作都有作者心里的和历史的意图。《妻妾成群》是中华家庭的一个反映,也是苏童老师在文学上自我革命的一种方式。从追求“让别人读不懂”到写真实的故事,苏童老师在文学上退的两步让他的文学世界变得“海阔天空”,也让他慢慢寻找到了文学的灵魂所在。在讲座的最后,文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给苏童老师献上了院旗和院服。
文学需要阅读的积累,需要写作的锻炼,但最重要的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思想,尤其在这个众声喧哗的自媒体时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学之路漫漫,并无定律,惟愿苏童先生所说的“青年”可以献一份力,发一句声。
本网讯通讯员陈晓慧、王翰辰
图/杜庆航、何超群、高子欣、宋玥洋、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