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走进文院
热门文章
一场艺术文化盛宴——国际中国学首场讲座“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发布时间:
2015年11月16日
点击量:

2015年5月25日星期一晚七点,窗外虽淫雨霏霏,乐育楼C105内却是一派欢乐融融的景象。加拿大圣玛丽大学文学院林丹教授Lyndan Warner为第四届国际中国学的同学们开讲第一场讲座——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1400年和1500年)的艺术,与文院学子共同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画作与当代“自拍”的关系。

讲座开始,林丹教授用四幅Facebook自拍引入话题,之后向在场同学们展示了诸多经典画作,圣母玛利亚的肖像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The ambassadors(大使)油画等等,过程中林丹教授不时用生动的肢体语言,结合具体实例为同学们解释每幅经典作品的背后故事与创作过程,简述在欧洲1400年到1500年期间,人物肖像画作如何由只限君主,宗教人士到走进平民百姓阶层。“文艺复兴理性精神传播后,画作变得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并富有科学的理性,实现了真正的自然与人的融和。”林丹教授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师生互动环节时,同学们热情高涨,问题颇多,提出诸如“那时没有镜子,画家们如何进行自画像创作?”“老师是如何把文艺复兴的艺术创作与自拍联系起来的?”等等问题。林丹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其中The ambassadors(大使)油画的探讨更是一个小高潮,画面下方的骷髅头,产生微3D的“虚无”感觉,断了弦的琴意味着当时新教与传统天主教的抗争。别有深意的答案引发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探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据悉,国际中国学第二场讲座将于五月二十七日(周三)晚七点乐育楼C108举行,届时将有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包凡羽教授主讲“21世纪的北美教育心理学”专题讲座。

林丹教授简介:

林丹Lyndan Warner教授,剑桥大学博士,圣玛丽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欧洲史 (意大利、法国、德国)

(文字记者:冯韵仪 / 摄影记者:胡惠钧、蒲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