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文学院 >> 学院大事 >> 正文
走进文院
热门文章
文学院举办余光中诗美学漫谈暨诗歌朗诵会
发布时间:
2015年11月13日
点击量:

2014年4月10日晚7时半,由文学院、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余光中诗美学漫谈”的诗学演讲在国际交流中心三楼报告厅举行。余光中先生夫妇、我校常务副校长傅爱兰教授、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寿桐教授、华文所常务副所长傅天虹教授等出席。活动由文学院院长、华文所所长张明远教授主持。

文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主持

余光中先生早在2007年3月29日荣任我校文学院名誉院长,多年来一直关心学院的发展。在欢迎词中,张明远院长代表全院师生热烈欢迎余光中先生携夫人一起回家。三条过道都站满了,前排的地上都坐满了,欢迎之情溢满会场。

傅爱兰常务副校长代表学校为余光中夫妇送上欢迎回家的纪念品。作为礼物之一的《余光中短诗选析》,是由华文所常务副所长傅天虹教授指导诗歌工作坊的同学们编写的。傅教授也向澳门大学中文系、珠海分校图书馆赠送了华文所策划出版的系列诗学书籍。

傅爱兰校长向余光中先生赠书

傅天虹教授赠送华文所出版的系列诗学书籍

余先生在诗美学漫谈中,首先谈了中西文化修养对诗人的重要性。余光中早年在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台湾大学主修的专业都是英文,“我能够用西方的思维写论文,不能用西方的思维来书写东方的抒情诗。在追求英文多年之后,回头看看,中文的特点和美学还是令我感动。”

余光中先生作“诗美学”讲座

余光中先生向大家展示《余光中短诗选析》

余先生在演讲中说到乡愁,“怀着20多年乡愁的心已慢慢淡化。”余先生感慨道:“那时我离开大陆去台湾20多年,当时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回来,所以是在哀愁的心情之下写了乡愁。”随着回大陆的次数越来越多,曾经的乡愁也淡化了。 在谈及其即将出版的新文集《粉丝与知音》时,他坦言道:“粉丝是作家的虚荣品、奢侈品,而知音是天才的救济品、未来读者与听众。所以粉丝不嫌其多,知音不嫌其少。”余先生在演讲中还表示:“诗与散文各是一只眼睛,两只眼睛合在一起,才能看到一个立体的世界。好的诗文应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余先生的睿智和风范,让现场掌声不断。

现场观众

随后,在场的同学和余光中先生一起探讨了汉语新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余先生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做出解答。文学院橄榄枝朗诵社的同学现场朗诵了余光中先生的十首诗作,并在最后朗诵《乡愁》时,补上了7年前余光中在我校续写的《乡愁》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文学院橄榄枝朗诵社的学生们为余光中先生献上激情朗诵

张明远院长在总结讲话时向大家展示了《乡愁》第五段的原件。张院长评价余先生本身就是一座长长的桥,连接了泰晤士、塞纳、莱因、密西西比;连接了汨罗、扬子、黄河、渭水;连接了诗、文、评、译。他希望文学院的学子们要真正领会余先生的智慧和灵感,“不要做粉丝,争取做知音。”虽然两岸隔绝的乡愁淡化了,但是,故乡的环境改善、故乡的文化复兴,等等,都更增添了我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让我们与余先生一起共同为之努力。此次活动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珠海特区报、羊城晚报、珠海电视台等都作了报道。

摄影:黄幼帆、付圣强、陈智颖 刘雪敏 胡雪娇

文字:吴小涵 李卓玲